形战一场争硅谷关乎顿的隐华盛未来

  发布时间:2025-09-25 17:16:13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上周Benchmark合伙人比尔-格利在All-In峰会上的发言简直说到我心坎里去了。当他掷地有声地说出"硅谷之所以如此成功,就是因为它他妈的根本不屑跟华盛顿特区打交道"这句话时,我正在公园晨跑,差点没忍住对着空气挥了一拳。从叛逆少年到众矢之的但冷静下来想想,这句话更像是标志着硅谷的青春期结束了。还记得上世纪90年代那个在车库捣鼓电脑的叛逆小子吗?那时候没人把这个毛头小子放在眼里,反倒给了它自由成... 。

上周Benchmark合伙人比尔-格利在All-In峰会上的发言简直说到我心坎里去了。当他掷地有声地说出"硅谷之所以如此成功,就是因为它他妈的根本不屑跟华盛顿特区打交道"这句话时,我正在公园晨跑,差点没忍住对着空气挥了一拳。

从叛逆少年到众矢之的

但冷静下来想想,这句话更像是标志着硅谷的青春期结束了。还记得上世纪90年代那个在车库捣鼓电脑的叛逆小子吗?那时候没人把这个毛头小子放在眼里,反倒给了它自由成长的空间。可现在不一样了,当年的愣头青已经长成了科技巨头,华尔街和政客们都虎视眈眈地盯着它的一举一动。

这不就让我想起自己高中时的糗事。我曾经是个不起眼的小胖子,八年级时突然开窍减了肥,还在越野赛上拿了冠军。高三那年,我已经是校队王牌选手了,结果没想到对手学校专门研究了我的战术弱点,派三个人轮流干扰我,硬是在最后800米把我拖垮了。

监管陷阱:看不见的绊脚石

现在的硅谷就跟我当年一样,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挑战者变成了必须正面应战的领跑者。特别是在面对那些被大企业"收买"的监管机构时,逃避根本不是办法。

举个例子,同样是新冠检测试剂,德国批了96家公司,价格不到1美元;美国FDA就只批了三家,价格直接翻到12美元。更讽刺的是什么?FDA负责审批的那位老兄,居然就在这三家公司中的两家上过班!这不就是典型的"监守自盗"吗?

利益集团的致命游戏

经济学家乔治-斯蒂格勒早就看透了这套把戏:"组织严密的利益集团总能以牺牲普通大众的利益为代价获得好处。"这话说得太对了!一小撮既得利益者靠着游说和政治献金,就能让整个国家的技术进步慢上半拍。

想想看:5900万条人命!这是我粗略估算的过去30年因为拒绝发展核能、继续依赖化石燃料导致的死亡人数。可笑的是,人们只会对着切尔诺贝利的废墟叹息,却没人在意每年死于燃煤发电的数百万冤魂。

破局之道:打赢这场硬仗

所以我特别赞同"电子会计运动"这个说法。硅谷现在要做的不是逃避,而是正面硬刚:

第一,别再单打独斗。科技公司们得抱团取暖,组建自己的"反监管联盟"。要知道你们现在对抗的不是某个企业,而是整个既得利益集团的游说机器。

第二,学会讲老百姓听得懂的故事。别整天AI、区块链的说个不停。告诉大家:如果我们赢了,你的电费能降一半,药费能省三分之二,买房不用再当一辈子房奴。

第三,做好持久战的准备。这不是一两年就能搞定的事。想想亚马逊花了多少年才让无人机送货成为现实?硅谷得有这个耐心。

说来讽刺,现在最需要"政治智慧"的恰恰是这些曾经最鄙视政治的科技精英们。但这就是成长的代价——从叛逆少年变成肩负责任的成年人。

未来十年,硅谷要想继续改变世界,就得学会在华盛顿的政治丛林里生存下来。这不容易,但想想看:如果能打破这些监管壁垒,让新能源、新医疗、新技术真正惠及普通人,那不就是最好的创业故事吗?

所以,是时候收起叛逆期的傲慢了。华盛顿这个战场,硅谷必须赢。不是为了几个科技大佬的发财梦,而是为了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一个更便宜、更健康、更美好的未来。

  • Tag:

相关文章

  • 市场冰点已至?这可能是黎明前最后的黑暗

    说实话,现在市场评分50分这个数据挺有意思的。表面看是熊气弥漫,但作为一个在金融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我嗅到了不一样的气息。BTC和山寨币的波动率简直低得不像话,连A股都比它们热闹,更别提那些天天上蹿下跳的商品期货了。被压抑的市场在积蓄能量美联储的高利率政策就像一块大石头,把加密市场压在下面动弹不得。但市场就是这么奇妙,物极必反的道理永远适用。现在的市场就像被压到底的弹簧,越是不跌反而越说明它强...
    2025-09-25
  • 16条血泪教训:我的币圈生存法则

    记得去年519那天吗?整个市场血流成河,但我手里的那个小币种却异常坚挺。当时我就知道,这背后肯定有故事——庄家在护盘可不是闹着玩的。这种"抗跌体质"的币种就像风暴中的灯塔,值得你多给点耐心。技术分析的傻瓜式操作新手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总想把交易搞得太复杂。说真的,有时候最简单的办法最管用。短线看5日线,中线盯20日线,这套方法我用了三年,帮我躲过了无数次暴跌。关键是执行力!我见过太多人今天用这个指标...
    2025-09-25
  • MOBOX回购机制重大升级:一场生态治理的华丽转身

    在区块链游戏这个日新月异的赛道里,我见证了太多项目起起落落。今天要跟大家聊聊MOBOX这个老朋友,它的最新动作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作为一个长期观察Web3游戏生态的老玩家,不得不说MOBOX这次的回购机制升级,展现了难得的战略智慧。46亿代币灰飞烟灭:一场持续三年的实验还记得三年前MOBOX刚推出"自动回购与燃烧"机制时,整个社区都沸腾了。现在看来,这场实验已经销毁了近4700万枚MBOX代币。说实...
    2025-09-25
  • 日本Web3革命:当传统金融与加密世界激情碰撞

    各位老铁们,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个劲爆消息!就在前几天,SBI这家日本金融巨头搞了个大动作——砸下1000亿日元(约合50亿人民币)成立专项基金,专门扶持Web3、AI和元宇宙领域的初创公司。这可不是小打小闹啊!政策东风:日本正在变身"加密天堂"说实话,从去年开始我就注意到日本政府在Web3领域的动作越来越频繁。他们不仅成立了专门的Web3政策推进部门,还在税收政策上大开绿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现...
    2025-09-25
  • Web3革命:我们正站在新经济时代的十字路口

    说实话,作为一个在投资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我最近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Web3到底意味着什么?"这让我想起90年代互联网刚兴起时的情景——当时很多人觉得那只是一时的新奇玩意,但现在回头看,错过那个投资窗口期的人都在扼腕叹息。Web3:不是单一技术,而是一场技术革命Web3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个技术"全家桶"。想象一下,当你把AI、区块链、物联网这些技术像乐高积木一样拼在一起时,会发生什么?我亲眼...
    2025-09-25
  • Telegram如何成为Web3世界的隐形冠军?从Arbitrum空投看社交巨头的加密野心

    说实话,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数字丛林里,我越来越认同一个朴素的商业真理:高频打低频,简直就是降维打击。想想看,让用户每天刷十几次的社交软件顺手做点金融操作,可比让人家专门下载个金融APP容易多了。毕竟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少下载一个应用就能完成交易,对用户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福音。社交巨头的加密赛道之争马斯克治下的X和Telegram都在拼命往Web3里钻,但玩法却截然不同。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加密生态的...
    2025-09-25

最新评论